第十二届园博会展园提前看:乌鲁木齐园与西安园

楼主  收藏   举报   帖子创建时间:  2018-01-05 22:37 回复:0 关注量:194
 
西安园入口效果图。第十二届园博会筹办工作指挥部供图\西安园入口效果图。第十二届园博会筹办工作指挥部供图
     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以“生态宜居 园林圆梦”为办会主题,着力在“生态、文化、共享”三个方面打造“三大特色园博”。园区总体规划按功能不同分成九大功能区,通过对现状山水格局的研究,形成“三湖十八岭”的景观特色,园内规划设计了中华园、东盟园、丝路园、广西园、设计师园和企业园共80个展园,总面积22.84公顷,各参展城市将展示其独特的园林景观、历史文化风貌、园林建设成就与园林技术创新。
丝绸之路,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            (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最终成为促进各国经贸发展、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为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为人类文明史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陕西的西安与新疆的乌鲁木齐这两座城市也因为这一条路,在漫长的历史上早就紧密联系在一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同在丝绸之路上的它们,在第十二届园博会上有何精彩呈现。
 
       乌鲁木齐园设计以“呈现西域魅力,展现丝路繁荣”为主线,多空间布局。其中“呈现西域魅力”通过新疆古丝绸之路上的烽火台、龟兹洞窟壁画和坎儿井以及新疆传统建筑来表现。“展现丝路繁荣”是指当今新疆大力发展,蓬勃奋进,古丝路上的一个个驿站成为现今“一带一路“的桥头堡,丝绸之路再次复兴,设计通过古丝路的遗存再现新丝路的繁荣从而体现“园林圆梦”的主题。
 
      展园设计提取艾德莱丝绸花纹元素,平面采用直线、折线进行沟图。西侧空间是沙漠戈壁景观;东侧空间为果园绿洲景观。
 
      中部景观带是全园景观核心区域,依次设计入口民族景墙、坎儿井、雅丹地貌、烽火台,水系设计起点在雅丹地貌区域,通过跌水流入坎儿井再汇集至入口水显。下穿路网穿过坎儿井与地上路网和沟筑物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浑然天成的新疆展园。
 
      坎儿井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而新疆维吾尔语则称之为“坎儿孜”。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普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吐鲁番的坎儿并总数达1100多条,全长约5000公里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雅丹”在维喜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主要分布于降雨稀少、植被稀疏、风蚀作用强烈的干旱区和极端干旱区的沙漠边缘,是新疆呈特有的地质地貌。
 
烽火台设计参考新疆库车克孜尔尕哈烽火台,克孜尔尕哈烽火台位于新疆库车县城西北12公里处,始建于汉宣帝年间。高约13.5米,夯土结构,是目前古丝绸之路北道上时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烽隧遗址。
 
      烽火台内部绘制壁画,在新疆范围内,龟兹文化与喀什葛尔、高昌文化既有相似之处,又别具一格,是丝绸文化传播链条上不可替代的重要节点。龟兹艺术以石窟为主要载体,早于敦煌石窟几百年。其中克孜尔石窟为中国位置最西、开凿时间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石窟。
 
       新疆不仅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地域特色,更有面向未来复兴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行动和举措。本届园博会上的乌鲁木齐展园让游人在体验到新疆民族和谐共融的同时,也感受到其现代发展和文明,以及华夏文明与西域文化的交织。历史上,丝绸之路交往的繁荣鼎盛时期,是继隋而建立的强大的唐朝,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古长安)便为大家带来华美的唐风皇家园林景观。
 
       西安展园选址在北片区的北方传统园林组团“皇家园林展区”。唐代诗人李白《清平调》中“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为李白当时写兴庆宫沉香亭的诗句,表现出唐代宫廷内皇家园林的景象。西安园区主要由入口、牌坊、地景、铭壁石、沉香亭、龙池、摩崖石刻、叠石假山、石板桥、虹桥、观赏花卉及游览步道组成,意在彰显盛唐时期李隆基、杨贵妃于兴庆宫沉香亭共赏牡丹的情景,表现开元年间盛唐皇家园林的华美景致。
 
为表现皇家园林气势,西安园中轴线从入口正对东面摩崖石刻,入口设计牌坊起到提示作用,内广场用唐式铭石栏杆半围合,游人可直接观赏花卉的靓丽秀姿。
 
右转可到南边唐式亭台建筑“沉香亭”,站在亭边,斜倚在栏杆上,欣赏娇艳多姿的花卉,畅想贵妃风采,梦回大唐盛世。
 
转至东面,可看到大型赏石立在池边,石面上刻李隆基、杨玉环赏花场景,旁有李白诗句“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并放置李白醉卧的雕像。水池以源头手法设计,池中设计三座岛屿,寓意“一池三山”,曰“龙池”。水系向西南方向流动,从动态向静态水景过渡,在西南角形成水流的去处。
 
西安园中心区为龙池,设计三座岛屿,寓意“一池三山”,水系依据九宫格局方位设置源头、去处。依附地形高差形成溪流跌水、湖泊池潭,动静结合。水面犹如一面镜子,从感觉上扩大了园区的尺度感,倒影成画。环园一周皆可摄影拍照。
 
大家可绕园一周,从入口到沉香亭,再到摩崖石刻,过虹桥后经溪流至出口处。游步道为青石长方块铺设,体现了皇家园林的庄严大气。
 
西安园植物景观规划上遵循适地适树原则,结合乡土树种,增加西安当地特色植物品种(国槐、石榴),突显植物品种多样性。秋季时节可将当地开花的类似植物参差其中,错落有致。体现“绿色之城,花园之城”的景象。
 
西安园中雕塑小品仿制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的样式进行展示。何家村出土文物的绝大多数器物属于盛唐时期,堪称“皇冠上的明珠”“大唐遗宝”,是20世纪重大的考古发现,在国博“丝绸之路文物展”上亮相。
 
从乌鲁木齐园逛到西安园,丝绸之路辉煌的历史与盛唐时期的华美绝伦被精心地描绘在展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等待着游客的发现。2018年冬季,欢迎您到南宁看园博。(苏榆一婷 刘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