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 » 小区景观 » 正文

城市居住区的绿化配置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1-24  浏览次数:293
核心提示:居住区绿地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应根据居住区的居民容量、居民素质、合理区分聚集需要的硬质景观、生态需要的软质景观以及生理需
 居住区绿地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应根据居住区的居民容量、居民素质、合理区分聚集需要的硬质景观、生态需要的软质景观以及生理需要的视觉景观。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必须与居住区总规划同时进行,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景观生态学为基础,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以现代技术为手段,贯彻绿地作为景观生态基质的思想,以人为本,从地形地貌、植物配置生态化和多样性、特色植物应用、水体(水生植物)合理应用、硬质景观建设等方面综合考虑,以促成健康、高效、文明、舒适、可持续发展的居住区绿色景观生态系统。 
  因此,根据居住区环境的空间结构、土壤和植物特征,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结构,进行居住区景观生态绿化,促进人居环境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居住区环境绿化建设的主要方向。 
  在规划设计生态型居住区时,应贯彻以绿地网络作为景观生态基质的思想,以植物造景为主,使居住区内外的绿化景观连接成网络,即“绿脉”。居住区内中心花园绿化、宅前屋后绿化、阳台绿化、道路绿化、特色绿化等绿色植物系统交融在一起,赋予居住区绿地景观空间多样性和连贯性;居住区外设置区域性绿地,成为居住区内外绿地的过渡,也成为居民休闲、小憩的场所,同时形成绿色屏障,美化、净化居住区。 
  居住区环境建设应由单纯的绿化及设施配置向营造能够全面满足人们各层次需求的生活环境转变,而不是简单地为绿化而绿化。 
  植物材料既是造景的素材,也是观赏的要素,所以正确地选择树种、理想的配置,才能充分利用植物的特性来构成美景。 
  将植物配置成高、中、低层次,既丰富植物品种,又能使三维绿色生物量达到最大化,释放出更多的氧气;尽量选用叶面积大、叶片宽厚、光合效率高的植物,提高群落光合效率,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减少建筑物的夏季降温和冬季保温的能耗,增强居民与自然环境的联结感。同时,居住区绿化应减少草坪、花坛面积,合理选择耐荫地被植物,以丰富林下空间,从而创造有利于生态质量的环境。在自然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常绿树应多于落叶树,以保持较高的绿化率。 
  配植高大乔木时,应遵循适地适种的原则,以乡土树种为主,如柳树类、杨树类、杉木类和泡桐等,在我国的分布都很广。种植树种应考虑植物景观的稳定性、长远性。树种选择在统一的基础上,力求变化,可以采用速生树种与生长缓慢的树种相结合,落叶树种和常绿树种相搭配,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混交的方法,比如说,将杨柳、银杏、冬青、女贞和香樟等合理搭配,从而创造优美的林冠线和林缘线;配植高大乔木时,要有足够的间距,为求得相对稳定的植物生态群落,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植物配置应有季相变化,基本目标为四季有景,三季有花。充分利用色彩植物,例如红叶李、红枫、紫叶小檗、银杏等;充分利用管理粗放、观赏期长的花卉,例如大花马齿苋、紫鸭跖草、美人蕉等。 
  重视植物与建筑物的相融性,以协调、遮挡、修饰和弥补功能,将建筑物空间和绿地景观融为有机整体,使建筑物空间和绿地景观融为有机整体,使建筑物“锦上添花”,丰富建筑群体轮廓线,如发展“垂直绿化”、“室内绿化”、“屋顶绿化”、“停车场绿化”、“阳台绿化”,充分利用空间,既扩大了绿化范围,又随植物的季相变化丰富和补充了建筑等硬质景观的平立面效果,使得这些给人以生硬感的景观,转化为具有生命力和柔和亲切感的软质景观。 
  居住区绿化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原有地形地貌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利用环境资源,做到与自然景观相融合。 
  景观生态绿化是保持和塑造居住区特色、主题、文化的重要方面,以自然生态条件和地带性植被为基础,营造独特的社区文化、艺术氛围,或表达对某种生活情调的追求,有针对性地满足当前社会多元化需求中特定群体的需要。 
  景观生态模式的居住区环境绿化建设,将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提高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层面上,为实现城市居住区环境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系统的统一创造条件,是居住区绿化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让居住区存在于可持续发展的绿地景观生态系统中,让人们生活于近自然的环境中。
 
 
[ 设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城市居住区的绿化配置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13709183534",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欢迎您光临 陕西园林网 陕西源景园林网携手本站打造陕西园林行业交流平台 QQ:1390293336(园林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