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植物配置的掌握要点
植物配置应注意植物高矮顺序与游人视线的关系;植物色彩美与季节的关系和颜色相配的协调性。经过我几年工作实践植物配置在不同地方应注意的掌握要点。
交通岛周边的植物配置宜增强导向作用,在行车视距范围内应采用通透式配置。绿岛上自然式配置树丛、孤植树,在开敞的绿化空间中,更能显示出树形自然形态,与道路绿化带形成不同的景观。导向岛绿地应配置地被植物。
广场绿化应配合广场的主要功能,使广场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广场绿地布置和植物配置要考虑广场规模、空间尺度,使绿化更好地装饰、衬托广场,改善环境,利于游人活动与游憩。
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体现一个城市的绿化风貌与景观特色。园林景观路的绿化用地较多,具有较好的绿化条件,应选择观赏价值高的植物,合理配置,以反映城市的绿化特点与绿化水平。园林景观路是道路绿化的重点,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主体,贯穿于整个城市。主干路植物配置要考虑空间层次,色彩搭配,体现城市道路绿化特色。同一条路段上分布有多条绿带,各绿带的植物配置相互配合,使道路绿化有层次、有变化、景观丰富,也能较好地发挥绿化的隔离防护作用。分车绿带的植物配置应形式简洁,树形整齐,排列一致。
花坛布置应选用花期、花色、株型、株高整齐一致的花卉,配置协调。花坛、花境的设计应配置合理、主题突出具有独创性。
很多园林规划设计与园林工程建设都是同一单位或个人,为了能使设计方案被接受而在植物配置中不顾科学,一味地迎合领导的意图和为了推销利润高的树种或自己有的苗木而随意规划。我们这里很多单位及街道的绿化都中了这个圈套。到处都是雪松、广玉兰、桂花等少数常绿树木,花少,色暗,四季无变化,覆盖率低,且许多植株的规划密度过大,不利于植物生长,一定年限后相互拥挤,不是不易移植就是移植无地方栽,造成浪费。一些人不是充分发挥自己设计方面的才能,而是不顾科学规律,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和迎合领导的意图,或完全成为当官者思想的执行者,换一位领导换一种设计方案,有的设计初看确有可取之处,但实施起来又有困难,出现问题自己也难以解释清楚,最后或者要改变设计方案或是半途而废。这是不顾客观实际,盲目求新、求景点丰富,不考虑单位的承受能力,也不论植物配置是否真正合理。如花坛确实漂亮但与环境不一定协调,有的雕塑艺术性不强,费用高,或设计在某处的景点多年仍无定论,有的地方假山与周围环境不协调,或植物配置不当导致绿化覆盖率低或其他功能不能达到。所有这些如果在设计完成后及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各项绿化指标,分析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