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 » 园林工程 » 植物配置 » 正文

浅谈园林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2-22  浏览次数:181

3、开发 

    3.1国外园林对植物资源的重视 

    西方国家非常重视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植物种类的收集、园艺栽培品种的选育及植物造景水平等方面都走在前列。原产英国的植物种类仅1700种,可是经过几百年的引种,至今在皇家植物园丘园中已拥有5000种来自世界各地的活植物;美国从我国引入的乔灌木有1500种以上,在阿诺德树木园中近有一半的树种引自我国;意大利塔兰托植物园中引入的我国植物有1000种以上计230属多。从国外园林对植物资源的重视程度,可反观我国园林植物资源利用现状。 

    因此,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观赏植物资源势在必行,这也是植物景观本身的需要。 

    3.2丰富的植物种类能产生多种综合效应 

    (1)为植物景观提供充足的创作素材,便于适应各种造景的功能要求和环境条件。 

    (2)可根据绿地内不同地形条件,光照、水分、土壤等,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其生长的植物。 

    (3)有利于创造、模拟植物自然群落,发展植物配置方式,利于植物自身生长,方便管理。 

    3.3丰富的资源为开发利用提供了条件 

    Wilson在1929年《中国花园之母》的序言中写道:中国确是花园之母,因为我们所有的花园都深深受惠于她所提供的优秀植物,从早春开花的连翘、玉兰,夏季的牡丹、蔷微,到秋天的菊花,显然都是中国贡献给世界园林的珍贵资源。这段话深刻反映了我国观赏植物资源的丰富多彩,繁多的植物种类,从1a生的草本到多年生的乔灌木,能为园林各环境提供不同的植物,国外的经验应引起我国园林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不能忽视合理开发利用自己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现根据植物地理分布,结合江苏的植物资源的实际,提出其开发建议。 

    全国木本植物总数达8000种,而江苏分布的约占全国的711%。江苏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地带,南北跨越4°56′纬度,其南北过渡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决定了江苏植被的南北差异较大,木本植物地理成分也相当复杂,在植物区划上江苏植被跨越3个生物气候带,由北向南出现3个地带性植被类型,即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及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充分利用本省丰富的植被资源,能够开发出许多适用于不同地带范围用于不同观赏的园林树种。如紫金牛(Ardisiajaponica)、白棠子树(Callicarpadichotoma)、野鸦椿(Euscaphisjaponica)、秤锤树(Sinojackiaxylocarpa)、青钱柳(Cyclocaryapaliurus)以及子类(Cotoneast2ersp.)荚类(Viburnumsp.)等可被用作观果树种;流苏树(Chionanthusretusa)、雪柳(Fontanesisfortunei)、四照花(Dendrobenthamicjaponica)、安息香(Styraxjaponicus)、锦带花(Weigelaflorida)等可被开发作赏花树种;而黄连木(Pistaciachinensis)、三角枫(Acerbuergerianum)、七叶树(Aesculuschinensis)、檫木(Sassafrastsumus)等均可为观叶树种;一大批如楝树(Meliaazedarach)、香椿(Toonasinensis)、薄壳山核桃(Caryaillinoensis)、栾树(Koelreuteriapaniculata)、榉树(Zelkovaschnei2deriana)等乡土树种均可被用来作城乡绿化骨干树种。在充分开发利用本省植物资源的同时,也要注意搞好资源引进工作。可以引进适合于本省生长的,分布在其他省域甚至是国外的优良园林绿化树种。如分布于浙江、江西等地的冬青类(Ilexsp.)其秋果艳红,乔灌木均有,是优良的观果树种;广布于长江流域的闹羊花(Rhododendronmolle),分布于闽、浙、皖等省的灯笼花(Enkianthuschinensis)等,鲁、皖、浙等地的水榆花楸(Sorbusalnifolia)等均是别致的赏花树种;而在浙、闽、赣等地有分布的小紫果槭(Acercorddumvar.microaorda2tum)、红晾伞(Ardisiabicolor)等则是优美的色叶树种。 

    充分开发利用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在园林中应用,即可达到克服种类单调,丰富景观之功效,又能突出地方特色。具体建议如下: 

    (1)开展植物资源考察与调查,摸清家底,掌握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加强对现有植物种类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 

    (2)积极引种,加强对种质资源研究和良种选育工作; 

    (3)建立必要的基因库,研究不同种类生态学、生物学特性,进行引种驯化,逐步大量地进行人工繁殖,选育园林植物优良新品种。

 
 
[ 学院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浅谈园林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13709183534",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欢迎您光临 陕西园林网 陕西源景园林网携手本站打造陕西园林行业交流平台 QQ:1390293336(园林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