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的墙叫横墙,建筑物两端的横向外墙一般称为山墙。古代建筑一般都有山墙,它的作用主要是与邻居的住宅隔开和防火。
山墙有三种形制,一是人字形,比较简洁实用,修造成本也不高,民间多采用。二是锅耳形,线条优美,变化大,实际上它是仿照古代的官帽形状修建的,取意前程远大,因它的形状像铁锅的耳朵,民间俗称镬(锅)耳墙。锅耳墙不但大量用在祠堂庙宇的山墙上,一般百姓的住宅也常运用,绵纶会馆等建筑为典型的锅耳形山墙。三是波浪形。造型起伏有致,讲究对称,起伏多为三级,实际是锅耳墙的变形,更像古代的官帽,百姓基本不用。在比较大的建筑群中它和人字形山墙、锅耳形山墙一起出现在群落里,尤显风姿。
有些地区依照山墙顶端的形状,将山墙分为五行:“木”的山墙特征是弧线窄而高,“火”的山墙形状则带有锐角,“土”的山墙则有平整的顶端,“金”的山墙则有一个大弧,“水”的山墙顶端则由三到五个弧线组成 。
「火」行的山牆,造型突出,有如光芒四射
「木」行的山牆,弧線窄而高

「土」行的山牆,上端切平,方正剛勁
「金」行的山牆,有一個大弧線,有如馬鞍

「水」行的山牆通常有三個或五個弧線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