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 » 园林工程 » 植物配置 » 正文

艺圃的植物配置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9-01  浏览次数:410
核心提示:  位于苏州文衙弄的艺圃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园主袁祖庚颜其楣曰:城市山林。万历末年(1620年)园归文徵明曾孙文震孟,易名药圃,药即香草中的白芷,《本草》:白芷,楚人谓之药。(药、为二字)古人常以白芷、杜若、蘅芜等香草比德,如屈原所作的楚辞《九歌湘夫人》:桂栋兮兰,辛夷楣兮药房,所以药圃就是种植香草的园
   位于苏州文衙弄的艺圃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园主袁祖庚颜其楣曰:“城市山林”。万历末年(1620年)园归文徵明曾孙文震孟,易名“药圃”,“药”即香草中的白芷,《本草》:“白芷,楚人谓之药。”(药、为二字)古人常以白芷、杜若、蘅芜等香草比德,如屈原所作的楚辞《九歌·湘夫人》:“桂栋兮兰,辛夷楣兮药房”,所以“药圃”就是种植香草的园圃,艺圃内至今还有“香草居”这一景点。清初园归姜,初名“颐圃”,又名“敬亭山房”,后改名“艺圃”,“艺”也是种植的意思。
    艺圃布局为东宅西园,大致保持了明末清初的旧况。园以水池为中心,池北以建筑为主,主体建筑“博雅堂”南有小院,院中设太湖石花台,主植牡丹。池南堆土叠石为山,山上有逾百年的白皮松、朴树、瓜子黄杨等,林木茂密,山林之气由此生成。池东、西两岸以疏朗的亭廊树石,作南北之间的过渡与陪衬,显得自然贴切,隽永有味。池东南现有屋曰“思嗜轩”,其旁植一枣树,当时艺圃园主姜嗜好食枣,曾在园中植有枣树,作为明朝的直臣、忠臣,枣树其核为红色,可喻赤子之心,以表达自己对明王朝的忠心;其子姜实节为思其父,特在园之西南构小轩,名之“思嗜”,并有诗云:“开花青眼对,结实赤心期。似枣甘风味,如瓜系梦思。”其父子亲情,感人肺腑。轩西临池处有亭曰“乳鱼”,旁有老柳、梧桐各一本,当时文氏药圃,仿学陶渊明,植有五柳,姜氏艺圃进门后,有青桐数十本,这些植物均有隐逸高洁之意。水池西南有三折曲桥名“渡香”,池中历史上曾植有白花重瓣湘莲、花色娇艳的小桃红,以及罕见的一茎四花、宛若众星捧月的荷花品种“四面观音莲”,人渡池上桥,满溢荷花香。桥之西南为“浴鸥院”,院中小池与大池相通,散置湖石及南迎春、红枫等花木;院内更有百年榔榆一株,堪可入画。纵观艺圃,黛山青池,水木清华,房栊窈窕,中可称名胜地。
 
 
[ 学院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艺圃的植物配置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13709183534",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欢迎您光临 陕西园林网 陕西源景园林网携手本站打造陕西园林行业交流平台 QQ:1390293336(园林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