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露地一般指花纹之间露光地的雕刻而言,北京匠师因其地须经铲剔而成,名之曰铲地,又因花纹与地子约各占一半,故名之为半踩地。清代《则例》或作踩地。此种浮雕常见于家具。黄花梨罗汉床独板围子上的花鸟纹开光,颇为疏朗,故取以为例。 稍露地者,即纹多于地,雕卷草纹炕桌牙条,叶肥多卷,堪以为例不露地者如故宫所藏的明
露地一般指花纹之间露光地的雕刻而言,北京匠师因其地须经铲剔而成,名之曰“铲地”,又因花纹与地子约各占一半,故名之为“半踩地”。清代《则例》或作“踩地”。此种浮雕常见于家具。黄花梨罗汉床独板围子上的花鸟纹开光,颇为疏朗,故取以为例。 稍露地者,即纹多于地,雕卷草纹炕桌牙条,叶肥多卷,堪以为例不露地者如故宫所藏的明紫檀雕莲花纹的宝座。其花纹每多重叠交掩,使人联想到元末明初的雕漆花纹。 光地亦称“平地”或“素地”,乃与锦地相对而言,实即一般露地的浮雕。锦地浮雕在明及清前期家具中虽不常见,但有一对明黄花梨扶手椅靠背板的花鸟纹开光,却是很好的例证。 圆润不见刀痕的浮雕,以明紫檀扶手椅的牡丹纹开光为例,其刀法与宣德时期的剔红十分相似,为此椅的断代提供了依据。紫檀官皮箱侧面的梨花双燕浮雕,属于锐不藏锋一路。但它毕竟是清前期的制品,和乾隆时期某些快利而繁琐的刻法是不同的。 明清家具的浮雕目前在浙江东阳生产的比较多,东阳木雕尤以平面浮雕见长,其多层次浮雕、散点透视构图、保留平面的装饰,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又因色泽清淡,保留原木天然纹理色泽,格调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