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基质层。
(1) 屋顶绿化设计为保证树木基质厚度可适当进行土方造形,土方堆高处需在承重梁及柱顶位置。
(2) 基质应选用专用基质。基质理化性质参考见表4。
表4 基质的理化性质要求参考值
项 目 |
pH |
EC值 (ms/cm) |
有机质 (g/kg) |
容 重 (mg/m3) |
非毛管孔隙(%) |
石灰反应(g/kg) |
石 砾 |
|
粒径 (cm) |
含量 (%) |
|||||||
指 标 |
6.0-7.5 |
0.5-2.0 |
≥30 |
≤1.0 |
≥15 |
<10 |
≥1 |
≤5 |
(3) 屋顶绿化基质应符合厚度要求。不同绿化植物基质厚度参考值见表5。
表5 不同植物类型基质厚度参考值
植物类型 |
规格(m) |
植物生存所需基质 厚度(cm) |
植物发育所需基质 厚度(cm) |
乔 木 |
H=3.0-10.0 |
60-120 |
90-150 |
大灌木 |
H=1.2-3.0 |
45-60 |
60-90 |
小灌木 |
H=0.5-1.2 |
30-45 |
45-60 |
草本、地被植物 |
H=0.2-0.5 |
15-30 |
30-45 |
5.1.5 种植层
5.1.5.1 植物选择原则
(1)遵循植物造景多样性原则,以低矮灌木、草坪、地被植物和攀缘植物等为主,适量种植小乔木,严格控制大乔木。
(2)遵循适生性原则,选择本地常用种和引种成功的植物。
(3)应选择须根发达的植物,不宜选用根系穿刺性强的植物。
(4)选择易移植、耐修剪、耐粗放管理、生长缓慢的植物。
(5)宜选择抗风、耐干旱、耐高温的植物。
5.1.5.2 植物配置
(1) 花园式屋顶绿化以复层结构为主,由小型乔木、灌木和草坪、地被植物组成,以提高绿化效益;应注意利用植物色彩、花、果丰富景观,美化环境(上海地区屋顶绿化植物种类推荐表见附件一)。乔木种植位置距离女儿墙应大于2.5m。
(2) 组合式屋顶绿化应根据屋顶荷载配置。植物栽植部分可参照简单的花园式屋顶绿化或草坪式屋顶绿化设计。容器苗摆放于难以种植植物处, 容器应选择环保、牢固、透气的容器。
(3) 草坪式屋顶绿化以低成本、低养护为原则,选用干旱、耐高温的地被植物或藤本。
5.2 园林小品及公用设施设计
5.2.1 园林小品及公用设施应遵循公园设计规范。
5.2.2 园林小品及公用设施应设置在建筑墙体、承重梁位置,高度不得大于3米。园林小品及设施应选择质轻、环保、安全、牢固材料。
5.2.3 为防止高空物体坠落和保证游人安全,应在屋顶四周设置防护 围栏,高度应130cm以上。
5.2.4 花园式屋顶绿化照明设计应选用具有诱灭虫功能的灯具。
5.2.5 园林小品建筑的基础不得破坏屋顶防水层。
5.3 排灌系统设计
5.3.1 屋顶绿化排水系统必须与原屋顶排水系统匹配,不得改变原屋顶排水系统(天沟)。
5.3.2 种植池、花台等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排水孔,应根据排水口设置排水观察井。
5.3.3 屋顶绿化灌溉设计应优先设计自动喷灌、滴灌装置,预留人工浇灌接口。
5.4 屋顶绿化应设置独立出入口和安全通道,必要时应设置专门的疏散楼梯。
6 屋顶绿化施工
6.1 屋顶绿化施工应严格按照总体设计要求施工。
6.2 施工前应通过图纸会审,明确细部构造和技术要求,并编制施工方案。
6.3 施工不得损坏原有的建筑屋面及屋面上的设施,不得妨碍屋面设施维护修缮及使用。
6.4 屋面增设水池、花架、花台、景石、铺设水电管线等均不得打开和破坏原屋面防水层。
6.5 屋顶绿化的防水层应采取二道防水层工艺施工,一道主要防植物根穿刺,一道主要防水渗透。不同防水层应采用合适的施工工艺复合,粘结牢固,搭接宽度不小于50cm,并向种植池、花台及屋面设施延伸至高出基质15 cm。施工温度应宜5-350C,严禁在雨天、雪天、大风(五级以上)施工。
6.6 排(蓄)水层施工必须与排水系统连通,保证排水畅通。不同排(蓄)水板应采用相应的施工工艺。采用轻质陶粒作排水层应平整,厚度一致。
6.7 过滤层铺设应平整无皱折,施工接缝搭接宽度不得小于10-20cm,并向种植池、花台、设施延伸至基质高度。
6.8 按照设计屋面荷载要求选择临时物体堆放点。
6.9 植物种植施工应根据园林树木栽植规程施工,种植高于2m的植物需采取防风固定技术,主要包括地上支撑法和地下固定法,具体可参照园林植物栽植技术规程。
6.10 绿化屋面必须进行二次闭水检测实验,第一次在屋顶绿化施工前进行,第二次在苗木种植前,每次闭水时间必须大于96h(4天)。
6.11施工应选择不影响周围居民作息的时间进行;施工期间禁止随意丢弃杂物、枯枝及施工垃圾,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