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 » 政企办公 » 正文

办公建筑外环境植物景观风格塑造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1-25  来源:中国园林建设网  作者:冀玮 车代弟   浏览次数:622
核心提示:论文摘要:摘要:本文对办公建筑外环境中植物景观风格塑造的必要性和限制因素进行论述,总结出目前国内办公建筑外环境中植物景观
 论文摘要:摘要:本文对办公建筑外环境中植物景观风格塑造的必要性和限制因素进行论述,总结出目前国内办公建筑外环境中植物景观风格塑造的问题,提出了针对办公建筑外环境植物景观风格塑造的对策和设计手法,并以沈溪新城行政中心广场植物景观设计为例加以说明。 关键词:办公建筑;建筑外环境;植物景观;风格 凡是一种艺术的创作,都会有一个风格的问题[1]。办公建筑及其外环境由于特殊的使用功能和使用人群,其视觉风貌呈现出强烈的现代感和风格化特征。植物景观作为办公建筑外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承担着整个环境的生态、保健、景观、使用等多种功能,为营造良好的办公建筑外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关 键 词:办公建筑 外环境 植物景观 风格

摘要:本文对办公建筑外环境中植物景观风格塑造的必要性和限制因素进行论述,总结出目前国内办公建筑外环境中植物景观风格塑造的问题,提出了针对办公建筑外环境植物景观风格塑造的对策和设计手法,并以沈溪新城行政中心广场植物景观设计为例加以说明。 
    关键词:办公建筑;建筑外环境;植物景观;风格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necessity and limiting in style factor shaping of plant landscape in the environment outside office buildings, summarized the current domestic,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 and design gimmick, and took ShenXi New city administrative center square plant landscape design as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

Key words: Office building; Building outdoor environment; Plant designing; Formation

    凡是一种艺术的创作,都会有一个风格的问题[1]。办公建筑及其外环境由于特殊的使用功能和使用人群,其视觉风貌呈现出强烈的现代感和风格化特征。植物景观作为办公建筑外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承担着整个环境的生态、保健、景观、使用等多种功能,为营造良好的办公建筑外环境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作为一个活的有机体,植物景观的风格形成的因素就会更为复杂的多。 
    1办公建筑外环境植物景观风格塑造的必要性和限制因素 
    1.1来自于用地
 
    办公建筑及其外环境是体现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和对外展示的窗口。很多城市办公建筑集中的区域,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的名片,如纽约曼哈顿、伦敦金融城、巴黎拉德方斯、东京新宿、香港中环等等。因此办公建筑及其外环境都代表了城市中最前沿的设计,具有明显的时代感。植物景观作为办公建筑外环境的重要组成因素,也应该与时俱进,形成鲜明的时代感和特有的风格魅力。 
    另外现代办公建筑一般为高层建筑,有些更是位于城市的黄金地带,然而这一区域往往用地紧张,建筑密度高、光照异常、交通流量大,形成了这一区域的特殊小气候,对植物景观产生很最要的影响。 
    1.2来自于使用人群 
    办公建筑及其外环境的使用人群是属于有教育背景的脑力劳动者,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的快节奏让他们在工作和社会竞争的压力下处于紧张和亚健康的状态。而植物景观的生态、保健、景观等功能对缓解压力和人体亚健康起到一定的作用。而对于植物景观一味提高绿化率,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上班族的审美方式,他们需要更能符合他们身份和品位具有一定风格的植物景观。 
    1.3来自于建筑 
    办公建筑特别是行政、商业、科技办公建筑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文化、经济、科技形象,所以一般办公建筑其视觉风貌呈现出强烈的现代感和风格化特征。如雷姆·库哈斯主持设计的中央电视台新办公楼、马岩松的广州双塔、贝聿铭的中银大厦、扎哈·哈迪德的北京银河SOHO等等,这些优秀的建筑对其外环境中的植物景观风格的塑造形成绝对的影响。 
    2我国办公建筑外环境植物景观风格塑造现存问题 
    2.1对植物材料选择上缺乏科学性 
    办公建筑外环境特殊的小气候,对植物的生长造成很多限制,然而由于我国景观行业从业人员专业领域不同,在对植物的生态习性并不了解的情况下,对植物进行选择和配置,因此造成很多植物生长不良,成不了景观,更谈不上风格。 
    2.2缺乏与地方文化、建筑风格和使用者行业特征的融合 
    我国现有的办公建筑外环境设计中设计师更多的是将设计重点和设计精髓给予了硬质景观,植物景观则呈现千篇一律的状态,毫无风格和个性和风格可言,一些设计师盲目抄袭西方各国各时代植物景观设计形式,导致植物景观风格与办公建筑风格以及地域文化、使用者的行业形象不相符合造成整体环境的混杂、不伦不类。 
    3办公建筑外环境植物景观风格塑造的对策及设计手法 
    植物只不过是景观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其他要素的协调才是最终的目的[3]。在对办公建筑外环境植物景观进行设计和风格的塑造的时候,不应该天马星空,独自创作,而应该对基地的特征有所理解,并将这些特性融入到植物景观之中,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并与建筑风格相统一,与办公人员行业特征相符合的植物景观。 
    3.1以生态为基础体现地域文化 
    地域特征是“特定区域土地上自然和文化的特征,它既包括在这块土地上天然的、由自然成因构成的景观,也包括由于人类长期生产、生活所形成的人文景观”[2]。 
    3.1.1植物品种的选择 
    植物生态习性的不同及各地区气候条件的差异,致使植物的分布呈现地域性,不同地域环境形成不同的植物景观都具有不同的特色。同时,由于办公建筑外环境的特殊小气候的形成,如果不符合植物的生态特性,植物就不能生长或生长不好,也就更谈不到风格的塑造。 
    如在办公建筑密度较大、采光不好或单体建筑物北面通常比较荫蔽,以漫射光为主,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大,冬季风大、寒冷。首先应选择耐荫、耐寒树种。建筑物南面一般为建筑物的主要观赏面和主要出入口。阳光充足,白天全天几乎都有直射光,反射光也多,墙面辐射大,加上背风,温度高,生长季延长,可多选用观赏价值较高的花灌木、叶木等。而在办公建筑集中区域的道路周围,空气流通不畅,汽车尾气排放量较大,应尽量种植能够吸收有毒气体的植物品种。 
    在符合生态要求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域条件选择适合生长的植物种类,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如日本把樱花、荷兰郁金香、加拿大枫树都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我国地域辽阔,气候迥异,形成丰富植物景观,例如北京的国槐、侧柏,深圳的叶子花,攀枝花的木棉,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在办公建筑外环境中运用具有地域特色的植物材料营造植物景观对弘扬地域文化和陶冶情操具有重要意义。 
    3.1.2地方文化的体现 
    人们在考虑植物景观地域化塑造时,强调的植物材料的选择,然而我们所看到的景物或植物景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与其周围区域的发展演变相联系的。通过隐喻等艺术化手法在办公建筑外环境设计中抓住区域内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特征,营造具有地域特征的植物景观。如玛莎·施瓦茨为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公共广场所做的设计中,她在入口通道处设置的不同高度和大小的水滴形绿色草丘。而草丘的灵感源于本地区的一种特殊地形“drumlin”——是这个地区特有的地貌,万年前冰川消退后的产物。我国是地大物博,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国家,在办公建筑外环境植物景观设计中体现当地的地域性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特征,能够很好的弘扬这地区文化。 
    3.2与建筑的融合 
    建筑作为办公建筑外环境中的主体,在视觉上占据了主导作用,同时,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大多为建筑先入式,后再考虑景观环境的美化。因此办公建筑植物景观在风格塑造要考虑与建筑风格相符合。 
    当代各种建筑流派、主义与思潮的并存、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例如:现代主义、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第三世界建筑风格等都在我国办公建筑中有所体现。对建筑的流派和风格进行了解并对其主要设计手法有所掌握,融入到植物景观设计中。如扎哈·哈迪德主持设计的正在建设中的北京银河SOHO是一个办公建筑综合项目,建筑是解构主义作品,建筑外的是一组组起伏的装饰草坡顺应与建筑流畅的曲线,场地中同样设置与建筑风格如出一撤的种植池,整个建筑外环境在总体布局和细节上都达到了与建筑完美的融合,同时这种活泼的语言更是代表的SOHO一族的自由与浪漫精神(图片2)。 
    3.3与行业特征相符合 
    不同行业的办公建筑外环境植物景观在风格上需要契合本行业的身份和特色。行政办公建筑外环境需要反映政府部门的权威,植物景观一般在空间上处理的较为开敞大气,不宜采用过多很“跳”的语言。商务办公建筑的外环境中,雄厚的财力和极强的信赖感才是其应传递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在这样的氛围下,植物景观应呈现出稳重、高档和诚信内涵[4]。科研办公建筑的外环境要展现给人们一种全新的技术美和智能化,借以表达自己科技前沿的形象,体现一种科技文化。所以植物景观造型大胆而前卫,空间变化丰富时尚。如北京中关村GD-1地块为例,在基地南部种植的冷季型草坪的螺旋山,其上盘旋上升的道路与晶体线相交,线形交错相融,像是发射的脑电波,亦或是发散的思维,是时代科技中思维交叉的诠释,植物景观的表现形式正反映了科技园办公人员的行业特质,也从根本上充分满足软件开发环境所需要的景观关系与场所品质。 
    上诉只是列举了三类较为常见的办公分支和它们的外环境植物景观设计手法。在实际设计中,会遇到更多更复杂的情况,但是把握所要设计的环境的办公性质,控制好最终的个体形象和气质,也就掌握了设计的风格。 
    4办公建筑外环境植物景观风格塑造的实践——以沈溪新城行政中心广场植物景观设计为例 
    4.1项目背景
 
    辽宁本溪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3年被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享有市级经济管理权限。边牛、柳峪地区为新城规划的中心区,成为带动新城经济发展的枢纽地区。沈丹铁路由东向西穿越其间,将中心区分成南、北两个区。南区规划用地主要为行政办公、商业办公、以及相关配套设施,是一期公共项目建设实施的主要区域,也是本设计的区域。 
    4.2项目特征分析 
    4.2.1地域特征分析 
    2010年1月国家科學技术部正式批准设立国家辽宁(沈溪)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沈溪新城以实现千亿药业、百亿利税的医药产业集群、打造成为面向世界的“中国药都”为发展目标迅速崛起。同时设计区域自然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和宜人,植被资源丰富,更有特有的季节景观枫叶节,未来将成为最佳投资空间。 
    4.2.2使用人群行业特征分析 
    沈溪经济开发区行政区中心广场主要集中了行政办公建筑、商业办公建筑以及公共消防等相关配套设施,但是最终外环境的定位为行政办公中心广场。 
    4.2.3建筑分析 
    沈溪开发区行政中心广场,它周围的建筑多属于现代主义风格建筑,并均多属于高层建筑,项目委托方对于中心广场环境的要求倾向是能够彰显建筑,建筑前场地有一定面积聚集人流的硬质空间,更加接近城市开放空间的标准。 
    4.3植物景观风格定位——项目感知 
    4.3.1地域特征的体现 
    综览本溪开发区的地域特点,给人们最强烈的印象是新生城市中源源不断的流体——社会中的人流、交通流、产业流、资金流、信息流、媒体流、自然中的水流、空气流、生物流,等等。本溪开发区正是各种流体元素交织而成,1170种中草药孕育着开发区这座现代的药都。因此力图采用一种“流”的语言,一种韵律的曲线,表达开发区新生区域的一种新生与活力. 
    4.3.2与行业特征、建筑风格的融合: 
    本次设计区域周围建筑多属于现代主义风格,同时鉴于行政办公外环境的定位,把握整体为一个体现政府部门权威与大气的有厚度的气质,而非浮躁、炫耀表达。 
    综上所诉本设计植物景观风格上力图展现一种:具有现代感的“山容海纳”的大气和“谦虚平和、兼容并蓄”政府形象与气质,于此同时展现开发区作为新生区域的活力与自信。 
    4.4植物景观风格塑造 
    4.4.1轴线—权威、大气 
    植物景观平面强化轴线在构图中的主体地位,选用槐树加强和巩固轴线形式,使整体景观呈现一种威严与大气的风格,选用国槐的原因一方面它为本溪市的优势树种,树冠球形庞大,花期较长,绿荫如盖,为中心广场营造更多的绿色氛围。另一方面槐树还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周礼.秋官》记载:周代宫廷外种有三棵槐树,三公朝见天子时,站在槐树下面。三公是指太师、太傅、太保,是周代三种最高官职的合称。后人因此用三槐比喻三公,成为三公宰辅官位的象征。借此可以提升政府形象的权威与身份。 
    4.4.2“流”、曲线—新生、活力 
    鉴于开发区新生区域的形象,植物景观平面构图在保持严谨、权威风格的同时,采用“流”的语言。然而这种流动的曲线不是夸张、变形、恣意扭动的狂放,而是一种平和、谦虚、规律与秩序美的流动,寓意着从沈本产业大道,源源不断涌入的产业流、资金流、信息流、媒体流,和从沈丹高铁站不断涌入的人流、交通流(图片5)。 
    在实际操作中一方将国槐在两中心轴线处以规则曲线流动的形式布置,其下种植同样以规则流动曲线进行构图的大面积色块的宿根花卉,这里没有拘泥于细节的刻画,重在营造一种整体大气、威严风格中透露着年轻与活力。同时在广场的中心区域布置以流动曲线进行构图的草坡(图片6),解决了规划区内地形西部稍高的问题,完成了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结合。曲线草坡与建筑的相互渗透,豪不突兀,更是提高整个构图的整体感。 
    4.4.3分离、融合—整体风格的提升 
    为了保证通透开敞,弘扬一种“山容海纳”和“谦虚平和,兼容并蓄”的大气政府形象。植物景观在空间处理上打破原本城市规划封闭对称的围合空间,营造一种以生态自然的方式向都市内扩展、放射,将原本分离的空间,融合再生。 
    4.4.4植物品种选择与配置 
    在植物品种选择上以沈溪当地具有地域特色的植物为基调树种,并根据建筑不同区域小气候的影响下进行科学的选择和配置。 
    中心广场及轴线处以国槐(Sophorajaponica)为主,点配以红枫(Acerpalmatum)、五角(Acerelegantulum)、火炬树(RhustyphinaNutt)营造地域化特色(本溪特有的枫叶节),宿根花卉以宿根福禄考(Phloxpaniculata)、石竹(Dianthuschinensis)、金鸡菊(Coreopsisbasalis)、玉簪(HostaplantagineaAschers)等为主。 
    在单体建筑物北面基础种植植物品种以耐荫树种为主:油松(Pinustabuliformis)、侧柏(Platycladus)、龙柏(S.c.cv.Kaizuka)、金银木(Loniceramaackii)、珍珠梅(Sorbariakirilowii)、连翘(Forsythiasuspensa)等。 
    单体建筑物南面基础种植以观花树种为主榆叶梅(P.triloba)、山桃(P.davidiana)、天目琼花(Viburnumsargentii)、锦带花(Weigelaflorida)、木槿(P.lannesiana)、太平花(PhiladelphuspekinensisRupr)、碧桃(P.persicacv.Duplex)等。 
    5总结 
    办公建筑及其外环境由于特殊的使用功能和使用人群,其视觉风貌呈现强烈的现代感和风格化特征,作为承担着整个环境的生态、保健、景观、使用等多种功能的植物景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风格的塑造还是一个新课题,还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统一的内容,正处于需要不断补充完善的阶段。本文结合沈溪新城行政中心广场植物景观设计为例进行了探讨,旨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相信,不久的一天我国办公建筑外环境植物景观能够走出一条自己的特色道路,而非一味模仿。 
    参考文献 
    [1]朱钧珍.中国园林植物景观风格的形成[J].中国园林,2003(9):33-37 
    [2]林箐,王向荣.地域特征与景观形成[J].中国园林,2005(6):16-24 
    [3]安德鲁·威尔逊.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园林设计师[M].广州:云南科技出版社,2005:95-97. 
    [4]李颖璇.办公建筑外环境设计[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56-57. 
    作者简介 
    冀玮,1985年生,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东北农业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园林植物应用。 
    车代弟,1964年生,女,黑龙江鹤岗人,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肖楠,1985年生,男,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林业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园林建筑设计与理论。
 
 
[ 设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办公建筑外环境植物景观风格塑造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13709183534",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欢迎您光临 陕西园林网 陕西源景园林网携手本站打造陕西园林行业交流平台 QQ:1390293336(园林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