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 » 商业环境 » 正文

文物保护与商业开发现实矛盾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1-25  来源:新华网  作者:刘巍巍 孙彬   浏览次数:724
核心提示:论文摘要:继价值数千万元的展品失窃后,北京故宫(微博)再度卷入建福宫建富豪私人会所的舆论漩涡。而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南京宋美
 论文摘要:继价值数千万元的展品失窃后,北京故宫(微博)再度卷入建福宫建富豪私人会所的舆论漩涡。而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南京宋美龄别墅(国民政府主席寓所),2001年就被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这座昔日的华丽宫殿变身高档餐厅,在“宋美龄别墅”五个烫金大字下迎来送往。 虽然展品被盗案已成功告破,北京故宫也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出了“建福宫花园不存在也不可能成为全球顶级富豪私人会所”的声明,宋美龄别墅也计划交还中山陵园管理局,这一系列事件暴露了中国文物保护与商业开发中的现实矛盾当前的文物保护方面存在一些漏洞。”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教授高国希认为,中国文物保护现状不容乐观
关 键 词:文物保护 商业开发 文化遗产

继价值数千万元的展品失窃后,北京故宫(微博)再度卷入建福宫建富豪私人会所的舆论漩涡。而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南京宋美龄别墅(国民政府主席寓所),2001年就被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这座昔日的华丽宫殿变身高档餐厅,在“宋美龄别墅”五个烫金大字下迎来送往。 
    虽然展品被盗案已成功告破,北京故宫也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出了“建福宫花园不存在也不可能成为全球顶级富豪私人会所”的声明,宋美龄别墅也计划交还中山陵园管理局,这一系列事件暴露了中国文物保护与商业开发中的现实矛盾当前的文物保护方面存在一些漏洞。”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教授高国希认为,中国文物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出于商业目的改造文物或酿成文物损毁、丢失的现象并不鲜见。其根本原因无非是试图通过包装和运作,实现文化遗产的文化底蕴和公益价值的商业化“变现”。 
    而更严重的事实是,在各大城市如火如荼的经济化浪潮中,商业开发与文物保护屡屡发生冲突,蕴含浓厚传统文化的文物在推土机下频频消失。 
    在杭州南宋皇城遗址之上,一个豪宅楼盘竟在未获得施工许可的情况下开工一年多。项目所在地杭州馒头山东麓是南宋临安皇城遗址,早在2001年即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又被列入“十一五”100处重点保护遗址名录。目前,施工地基已经挖到地下10米,破坏已然造成。 
    前南京博物院院长、文保专家梁白泉说,“此类事件不仅糟蹋了文化,还隐藏着极大的社会矛盾。宝贵的文化资源被特权与利益裹挟,是与民夺利,暴露出了当前社会急功近利、道德滑坡、一切向钱看的倾向。” 
    18日在苏州开幕的“太湖文化论坛”对世界文化发展、保护与交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中国高歌猛进的经济开发与文明古国珍贵文物保护之间的冲突、频频消失的文化遗址都引起了来自世界各国专家的担忧。 
    北京市近期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尽管文物保护法对工程文物勘查有明文规定,但是2007年、2008年两年,北京市涉及土方施工的4191个新开工项目中只有2.3%进行了考古勘探。 
    “从市场经济角度来看,拥有历史积淀的文物保护项目商业价值巨大,这是毋庸置疑的。”高国希说,究竟是经济开发重要,还是文物保护重要,这决定着在传承古代文明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十字路口,到底做出怎样的抉择。 
    专家们在太湖文化论坛上指出,如何破解文物保护与商业开发的矛盾,解开“保”与“建”之间纠缠的“死结”,是中国文物保护领域亟需破解的难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家瑶认为,从理论上讲,虽然文物保护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但具体的管理者却不完全认可,缺乏相关的理念,成为文物保护的难题。 
    根据现行文物保护法规定,在进行大型基本建设项目的时候,建设单位要事先会同主管部门“进行文物的调查或勘探工作”。针对这一法律,各地也制定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实际执行中,一些明文的法律规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几乎沦为一纸空文。 
    “此类事件屡禁不止不排除某些官员的利益冲动,此外,相对于项目丰厚的利润来说,处罚力度不够是文物保护法律体系的漏洞之一。”高国希说。 
    “今后应在加快文物保护行业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取得突破,推动中国从文化遗产大国向文化遗产保护强国的历史性转变。”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民族文学研究所原所长刘魁立说。 
    对此,苏州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管理办公室主任龚平则认为,文物保护工作应逐步在实践中形成政策性扶持与生产性保护相结合、项目性保护与生态性建设相结合的格局,处理好经济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 
    中国遗址保护协会副主席郭旃指出,应吸收国际文物保护管理的先进经验,从文化遗产认定、立法、规划、管理协调机制的完善、能力建设等方面入手,不因经济的发展而损害文物。 
    但一些专家也指出,“经济中心论”的思想是中国现阶段必须直面的现实,并且已经对文物保护造成不小的伤害,必须用强制力量彻底解除经济开发过程中对历史文物的破坏,而这需要文物保护主管部门、规划建设部门和公安部门等多个政府机构的同心协力,给予违规者严惩。
 
 
[ 设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文物保护与商业开发现实矛盾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13709183534",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欢迎您光临 陕西园林网 陕西源景园林网携手本站打造陕西园林行业交流平台 QQ:1390293336(园林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