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 » 园林百科 » 方案 » 正文

园林城市解说词:创建园林城市宣传片解说词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9-26  浏览次数:365
核心提示:威县,运道东开、鲧堤北障、壤连八邑、衢通四方。  威县,总面积1012平方公里,辖5镇11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58万,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目前,县城建成区面积9.4平方公里、人口9.8万。2009年以来,按照国家重点棉纺织基地、华北新兴商贸城市、冀南区域次中心城市、农畜产品加工集散地、生态宜居宜业城市的
 威县,“运道东开、鲧堤北障”、“壤连八邑、衢通四方”。

  威县,总面积1012平方公里,辖5镇11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58万,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目前,县城建成区面积9.4平方公里、人口9.8万。
2009年以来,按照“国家重点棉纺织基地、华北新兴商贸城市、冀南区域次中心城市、农畜产品加工集散地、生态宜居宜业城市”的定位目标,强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大手笔规划、高标准建设、精细化管理,一座绿色生态、宜居宜业、活力四射的现代化城市正在冀南大地迅猛崛起。先后荣获“中国承接产业转移投资环境十佳县”、“中国最具特色经济发展潜力县”、“中国绿色名县”、“河北省三年大变样工作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创省级园林县城,建绿色生态家园。
2009年以来,威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政委、政府县长的高规格创园指挥部,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为推进创园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聘请上海同济大学编制了《威县绿地水系专项规划》,并纳入县城总体规划;确定了“一环、二轴、三心、四园、五湖、六点”的绿化水系布局,勾勒出一个碧水环绕、绿树成荫、花草相映、景色怡人的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新县城。
在创园过程中,县委、县政府坚持统筹规划,先后出台了《威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工作实施方案》、《威县绿线管理办法》、《门前“三包”责任制》等文件,成立了威县园林局,在全县形成了政府主导、上下联动、全民参与、齐创共建的良好格局。
扩充总量  彰显绿色生机城市街道绿化是城市的绿化血脉。威县坚持道路建设与绿化同步、绿化更新与改造结合,做到建一条、绿一线、美一路。
三年来,投资1.3亿元完成了晨光大街、振兴大街、长城路、燕山路等30余条主次干道绿化,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98.2%,干道绿化带面积占总面积的29.5%,实现了主干道两侧乔、灌、花、草、藤合理搭配,构建了一街一景、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城市道路绿化格局。
中华大街被评为省级园林式街道,振兴大街、开放路被评为市级园林式街道;在机关单位和住宅区,则致力打造温文雅静、生机盎然的办公和生活环境,先后建成市级以上园林单位和小区39家,占总数的86.6%;通过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破硬还绿、大树增绿、花卉衬绿、盆景添绿、立体挂绿等措施,实现了居民生活区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绿化面积达到298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8.4平方米,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1.7%和36.8%,形成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城区和郊区相结合的绿化体系,城市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打造精品  走生态发展之路建设生态威县,打造绿色家园。
县领导率先垂范,每年都带领县直机关单位干部参加义务植树,开展认建、认养、认管等绿化活动。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按照规范化、基地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的要求,全面推行义务植树登记卡管理制度,公民履行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7.05%,成活率、保存率达到95%以上。
大力发展苗木繁育,建成“全国重点优质毛白杨繁育基地”、“绿之源苗圃”,生产绿地面积达到132.4公顷,品种128个,自给率达到84%,苗木生产和绿化使用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大力实施公共绿化工程,开放路带状公园5公里,融古典与现代元素,打造了一条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观大道;人民公园占地10.7公顷,鲜花水榭、楼宇亭阁与博物馆、影剧院、人民广场遥相呼应、相映生辉;金水河生态景观带11公里,小桥流水、绿树倒映,是集休闲、娱乐、健身、观光于一体的生态之河、财富之河、希望之河;环城背景林带全长30.8公里、绿化宽度100米,造林面积5664亩,植树38.2万株,是城市的绿色屏障和天然氧吧。
在县城街道节点部位,还建有30余处各具特色、风格迥异的游园和绿地。
对栽植于明永乐年间见证威县历史、沧桑巨变的固献古柏、枣园古柏等古树名木建档立卡、挂牌保护,实现了古今文明的完美交会。
强化基础  提升城市承载力为加快园林城市建设进度,县委、县政府投资12.4亿元,实施了城区路网、街道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街道亮化等工程,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5平方米,主要街道和重点部位做到全天候保洁,城区污水和垃圾处理率分别达到85%和96%,街道亮灯率达到98%以上;新建住宅小区集中供热、供水普及率达到100%,城区燃气普及率达到80%;万人拥有公厕3.6座,万人拥有公交车辆7.5台,城市功能日臻完善,承载能力不断提升;按照“50年不落伍、100年不淘汰”的标准,投资10亿元高标准建成人民公园、人民广场、影剧院、仲夷中学、中医院、四星级酒店、汽车客运站、会展中心等一批精品市政工程,打造了城市亮点。
开展以户外广告牌、环境卫生、占道经营为重点的市容市貌集中整治,施工工地全部封闭围挡作业,2011年达到和好于二级天数318天;在城区重点部位设置义和团运动、鼎盛千秋、世纪腾飞等雕塑20多座,形成风格迥异、内涵丰富的雕塑群,树立起了蓬勃向上、生态和谐的大县形象。
蓝天共碧水,绿树映红花,让城市成为绿色家园,已成为每个威县人共同的心愿。
淳朴好客的威县人正用不懈的努力、辛勤的汗水,以“自强、包容、诚信、担当”的威县精神,书写着创建园林城市的精彩华章。


园林宣传片解说词之二:园林城市解说词:创建园林城市宣传片解说词

园林城市解说词:创建园林城市宣传片解说词

  如果说道路是延伸在城市中的一条条绿色的飘带,那么,遍布于城市中大大小小的公园、游园、广场,就宛如一颗颗绿色的宝石。这里有持续扩展的虢国公园,开阔平静的湖面上,玉带桥横跨水面,似雨后彩虹,樱花满园,春光无限,引得游人如织;这里有四十余年历史的人民公园,漫步其间,湖岸边垂柳依依,倒映水中,微风拂动,摇曳生姿,路边各色月季,姹紫嫣红,争奇斗艳;这里有滨河而建的2300亩陕州公园,洱湖柳色,桃林双塔,让人流连忘返。一片片茂密、幽深的树林,为游人营造出城市森林的宁静,而更为人心动的则是登高远眺、饱览黄河美景的洒脱。甘棠园钟鼓楼上悦耳的铃声,宝轮寺塔历经千年风雨的雄伟身姿,以及黄河盆景园里色彩斑斓、形态奇特的万千花木,构成一种意蕴深远的生态和谐。这里还有文化底蕴丰厚的三门峡广场、独具特色的黄河广场和正在建设中的湖滨广场,以及遍布城区、精巧而别致的六峰游园、大岭游园、银山游园、东风游园.......。每天清晨,只见一个个游园、广场、树丛、草坪上,到处活跃着晨练的人群,他们或歌、或舞、或说、或笑,伴着轻快的音乐,迎接早晨的第一缕阳光。
如果初到***,看到依城逶迤、沿河绵延的涧河公园那数公里长的绿色风景,带给人的感觉决不仅仅是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而是一种为绿色勃勃生机的震撼,对人类巧夺天工的惊叹!一边是初建而成的、1000余亩连绵起伏的涧河公园的雏形;一边是规模宏大、历经数年奋战而成的涧河治理工程。十年前那个杂草丛生、污水横流、乱石林立的涧河滩早已难觅踪迹,取而代之的是坚固的驳岸、清澈的河水、壮观的堤坝以及河道两岸郁郁葱葱的绿色长廊。如此宏大的城市建设工程,怎不叫人几多感慨、几多赞誉。
如果是夏日的夜晚,华灯初上,约三两人置一叶木舟,徜徉在六峰桥附近橡胶坝聚起的涧河宽阔的湖面上,微微泛着波澜的水面映着四周远近五彩的灯光,忽明忽暗,和着不远处湖岸边、夜市上消夏人的说笑声、歌声、嘈杂声,恍惚间,颇有几分朱自清笔下的秦淮余韵。
而最让人惊奇的恐怕要数与黄河景致融为一体的双龙湖景区的湖光山色了。伫立坝上,环顾左右,一边是5000亩开阔的青龙湖面,青山绿树相拥,满目苍翠;一边是一望无际的黄河之水,水天相连,远处半空中的水鸟时隐时现。此情此景,不由得使人豪情激荡。
单位庭院和居住区绿化作为城市绿化的有机组成,是文明程度、文化品位和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多年来,城区以创建园林单位、园林小区活动为契机,对新建单位和小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验收;同时,对旧城区积极进行绿化改造,并引导市民借助自身条件养花种草,大搞绿化、美化,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绿化水平的整体提高。至2005年,城区单位庭院、居住区绿化面积达135公顷,80家单位庭院、居住区绿化达标,其中,4家单位庭院、居住区绿化通过了省级验收,绿化达标率达到60%以上,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康乐小区、舒馨苑小区、银湖湾小区、冶炼厂小区、西苑小区、虢翠园小区等一大批优秀园林小区,已成为广大市民心向神往的理想之地。
在搞好城区绿化的同时,市委、市政府从*-**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现状出发,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眼光,高度重视城市周边大环境绿化建设。10多年来,以南山、北岭、沿黄生态区等绿化为重点,积极组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和通过落实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有效政策,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再造秀美山川。至目前,造林绿化面积累计达400余公顷。昔日的荒山秃岭、黄土沟壑不见了,取代它的是一道道覆满绿色的山和倒映着绿色的清流。“南山北岭披绿装,三河两岸尽春色”,不正是***人的追求和现实的写照吗?
生产绿地既是城市绿地的有机组成,更是搞好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市的有关领导十分重视生产绿地的建设。几年来,先后在城市周边地区投资建成风景区苗圃、城建苗圃和园林科研所苗圃等大中型国营生产绿地,培育、繁殖和引进的各类绿化苗木达数百种,较好地保证了城市的绿化用苗。与此同时,政府有关部门积极鼓励、引导和扶持郊区农民从事绿化苗木生产,走经营苗木产业的致富之路。经不完全统计,目前城区周边现有各类苗圃、花圃28.6公顷,占到建成区面积的2%以上,绿化苗木自给率达85%以上。

 
 
[ 学院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园林城市解说词:创建园林城市宣传片解说词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13709183534",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欢迎您光临 陕西园林网 陕西源景园林网携手本站打造陕西园林行业交流平台 QQ:1390293336(园林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