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 » 广场景观 » 正文

街区需要怎样的尺度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0-11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舒抒  浏览次数:426
核心提示:前不久,上海市徐汇区区政府举办的区长学习会请来著名建筑师张永和授课。演讲中,张永和就城市蔓延、城市空间质量等问题做了深入解析。尤其,当城市蔓延的案例在全球范围内不胜枚举,街区尺度宜人的城市究竟该是怎样的?张教授的观点引人深省。  是什么在破坏城市尺度  很多人在巴黎走了一天都不觉得累,合理的街区尺度
      前不久,上海市徐汇区区政府举办的“区长学习会”请来著名建筑师张永和“授课”。演讲中,张永和就城市蔓延、城市空间质量等问题做了深入解析。尤其,当城市蔓延的案例在全球范围内不胜枚举,街区尺度宜人的城市究竟该是怎样的?张教授的观点引人深省。

  是什么在破坏城市尺度

  “很多人在巴黎走了一天都不觉得累,合理的街区尺度有很大功劳。”

  张永和表示,从城市设计角度看,巴黎的城市肌理具有轮廓分明、街墙清晰、街道尺度小、街区密度适当等特点,从而造就了舒适的步行体验。整个市区的天际线平整,唯一高耸的建筑只有埃菲尔铁塔。上述特点令巴黎的城市风貌统一而不失灵动。

  相反,中国的城市天际线多见高低起伏的姿态。张永和认为,人们渴望通过高低错落的建筑避免城市面貌的雷同,但相似的经济发展模式、社会生产方式和对城市的想象,反而弄巧成拙,令城市变得千篇一律。“如果这个‘律’能让城市都变得更宜居,那么大家并不会在意雷同感,但现实并不如此。”在他看来,让城市变得相似、却未变得宜居的,正是大量涌现的城市综合体,和不断拓宽的街道尺度。

  以位于成都天府新区的新世界环球中心为例。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建筑,面宽500米,净深400米,建筑面积约176万平方米,高度约100米,是一座集中央游艺区、酒店、商业、商务办公、会展、购物于一体的多功能城市综合体。“好在这样的巨无霸坐落在开发区,而非老城区,否则城市尺度势必遭到破坏。”但在中国其他城市,过大的城市综合体往往成为街区尺度的“杀手”,周边道路不得不围着综合体走。目之所及的地点,却要绕很长的路方可抵达。对此,张永和指出,“城市因建筑而伟大,切不能因建筑而变大。”

  那么,怎样才能遏制城市蔓延?张永和认为有如下对策――

  其一,减慢城市交通速度和人们的生活节奏。“我们为了节省时间而开车,却因堵车浪费了更多时间,这种悖论不应继续蔓延。”其二,缩小街区尺度和人们的生活圈。这一点在2016年8月发布的《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以及同年10月发布的《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中均有体现。其三,适当增加部分住宅区的居住密度。

  建共享街道,给城市“加盖”

  在张永和看来,上海,特别是浦西地区,街道尺度和便利程度在整个亚洲都数一数二。从《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等规划文本来看,上海也已经具备世界最先进的城市设计导则和设计理念,“人们逐渐认识到,街道才是塑造宜居生活的基础。”不过,他同时指出,在上海市郊地区,城市蔓延现象明显,道路过宽、步行环境不佳是主要因素。

  相较于马路“一不小心”就“宽得没边”的郊区,上海市中心道路窄、易拥堵的问题亟待更具智慧的方法解决。他举例,在许多欧洲城市的老城区,街道没有明确的栏杆和上街沿,而是用座椅、垃圾箱或树池分割行人和车辆。无车经过时,孩童可以在此踢球玩耍,街道不用拓宽,就能灵活增加空间。

  事实上,类似的“共享街道”已经在上海出现。在陕西南路靠近肇嘉浜路的区域,道路中的树池分割出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其中,非机动车道靠近树池的部分用斜线划出了临时停车区。特别的是,白线划出的停车区一半位于非机动车道,另一半位于树池所在的上街沿。停车高峰时,马路上街沿暂时变为停车区,缓解道路拥堵;车辆较少时,上街沿自动恢复通行功能。“相较首尾相接的传统停放方式,斜放的车辆可以大大增加道路容积率。”

  城市华盖也是一项有助于破解上海市中心“城市病”的重要设计,通俗来说,就是“给城市加个盖子”。张永和表示,上海每年有五分之一的时间处于酷暑,又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雨天。“有盖子”的广场能容纳更多时段的社会活动,起到人群分流作用。

  演讲中,他展示了一幅刚完成不久的旧金山交通枢纽设计图。设计师在约5层楼高的广场上方“架”起了一座城市华盖,“盖子”下方种植了大型树池,并设有自行车道、咖啡馆、人行步道等区域,形成一片可供休闲、骑行、遛狗、散步的综合性城市空间。挑高的华盖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能引入太阳能照明节约能源。

  如今,在距离徐汇滨江不到1公里的正大乐城和绿地缤纷城商业综合体内,也能找到类似的“玻璃盖子”,方便人们风雨无阻地在街区式的商业综合体内穿行。

  “永不拓宽”的道路还应多些

  当现场听讲者提问:上海在2005年确定了144条风貌保护道路(街巷),其中64条一类风貌保护道路被称为“永不拓宽的道路”。历史风貌区的街道尺度与城市更新有哪些讲究?张永和做出如下解答――

  决定城市空间质量的有几大因素。其一,空间是明确的,即人们都知道自己身在何处,而不是“空旷的场地一般就是广场”。其二,空间尺度是合理的,比如人们在步行街能够看清街道两侧橱窗的陈列品。过宽的街道车流密集,不适宜作为商业街,更不适宜人们步行。保持街道宽度在一定尺度就是保持城市质量,与城市宜居性挂钩。

  在张永和看来,64条“永不拓宽的道路”听起来有点少。“其实,我脑子里有很多关于缩小街道尺度的想法,比如重新组织街道的交通功能。这样一来,即便街道变窄了,人们也不会感到不便。”

  他指出,街道尺度的拓宽或缩窄还与沿街建筑有关。尤其是城市旧空间,老工厂这类内部空间大的就很容易被重新开发,但老洋房、老石库门等砖木结构的建筑就很难修缮改造。北京也有这样的问题,四合院很贵,但使用体验并不好。如果建筑不好使用,那么更新建筑的挑战也越大,“这是城市更新中的一个本质问题”。

 
 
[ 设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街区需要怎样的尺度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13709183534",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欢迎您光临 陕西园林网 陕西源景园林网携手本站打造陕西园林行业交流平台 QQ:1390293336(园林网管理员)